
本报记者 李欣泽
2015年10月的一天,在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专业任教的程琪被一个人的突然来访打破了原本朝九晚五的生活。此人是他带过的2005届学生李超彦。在程琪印象中,李超彦学习认真,组织能力出众,闯劲十足,曾主动带领同学将学校一块闲置空地变成了花园。
李超彦这次拜访带着计划和目标:做一个主打“绿色、有机”的农产品品牌。想法得到担任过蔬菜栽培技术推广农艺师程琪的认可,同意作为技术顾问,助力学生创业。
“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都是我设计的,选种、配肥、控制病虫害等是我的工作。”在程琪的规划和带领下,不到5年时间,5个农业产业园已成规模,建成223栋新型节能日光温室。西红柿、圣女果、甜瓜分别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级绿色食品认证。
“在瓜长到鸡蛋大小的时候就要施肥,每亩地10公斤化肥,还有微量元素……”6月12日,烈日当空,富平县留古镇皇甫村的怡萱农业园区内,皮肤黝黑的程琪正在哈密瓜大棚指导管理员赵建锋进行施肥,他说,“施肥多少、如何配比是保证瓜果蔬菜品质的重要环节,每个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偌大的产业园区,管理不能只靠程琪一人。发挥在学校当老师的本领,培养越来越多懂农技的管理人员,是程琪的目标。“农业本身比较复杂,上下班时间也不固定,半夜三点有极端天气也得去,很辛苦,年轻人不愿意干这个。”程琪说。
但冲着程琪的专业和苦干,仍有年轻人愿意跟着他学。管理了45个温室大棚和26个钢构棚的赵建锋便是程琪在园区教出来的得意门生之一。3年时间赵建锋已经可以将大棚管理得井井有条。“但是为什么这样配肥、防治病虫害,我还不是很明白,得加把劲学习。”赵建锋谦虚地说。
“学农业的学生本就不多,愿意回到村里做这种工作的年轻人也比较少。小赵年轻、执行力强,有知识、有文化,我就想培养一批这样的,将来能把大梁挑起来。现在已经培养了7个人。除了两个学农的,剩下的都是从零开始,目标是6个园区培养20个人左右。”程琪说。
“一个孩子从零开始只要用心去学,培养2年就基本会做,但是原理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比如施肥量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等,要下功夫学,要花时间学。”程琪说。
除了给园区培养农技管理人员,程琪还想办一个农技学校。他说:“想利用园区进行两三个月的短期教学,不仅针对年轻人,更针对家里种地但是不知道如何科学种植的农户。”
采访中,程琪总是说:“我们搞农业技术的人不太会说话……”,但他工作时的认真劲儿和指导管理员时的耐心,已经不需要多少言语就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传授农业技术是58岁程琪老师毕生的执着追求,学校、企业、田间都是他的讲堂,年轻人在良师的指引下不断增强本领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