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咸阳职院校友、文艺评论家、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鹏程来院为师生和文学爱好者做了题为《为何写,怎么写?——文学写作的几个基本问题》讲座。300多名师生、西北文学社社员、咸阳本土作家代表聆听讲座并与名家面对面交流。

王鹏程的讲座主要围绕“为何写”和“怎么写”两个部分展开。讲到“为何写”时,他指出,文学创作是作家审美体验的形成和表达过程,需要情感的推动与形象呼唤、理性沉淀与抽象思考、心灵顿悟与灵感促动。讲到“怎么写”时,他从“眼中之竹”与内心召唤、“胸中之竹”与艺术构思、“手中之竹”与艺术表达、“画中之竹”与文本呈现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以托尔斯泰、福克纳、鲁迅、陈忠实等经典作家为例指出,不是所有的生活都能走进文学,文学是以审美为主的艺术活动,要遵从内心的召唤写作,内心召唤决定着个人的写作气质,要寻找属于自己恰切的艺术形式,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度,学会阅读,不断学习,形成浩瀚博大的精神世界。期间,王鹏程教授也一一为积极提问的学生解疑答惑,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此次讲座内容丰富、阐述透彻,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结合对文学作品及现象的分析,让聆听者加深了对文学的了解与热爱。
讲座由西北文学研究院、仪祉图书馆主办。
王鹏程,1979年生于陕西永寿。1998年6月毕业于陕西彬县师范学校。2011年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2012年4月至2015年9月在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曾在《光明日报》《文艺报》《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报刊发表论文70余篇。著有《马尔克斯的忧伤》《或看翡翠兰苕上》等专著多部。曾获“清华大学博士生科研创新基金”、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汇优秀论文奖、陕西省文艺评论一等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