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军事进攻失败后,从1947年3月开始,集中总兵力的43%即94个旅,重点进攻解放区的东西两翼——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的战略目的,是妄图首先解决西北问题,割断我党右臂,并且驱逐我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出西北,然后调动兵力进攻华北,达到其各个击破之目的。
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开始了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3月13日拂晓,董钊和刘戡率领的两个兵团分别从宜川、洛川出发,向延安攻击前进。上午8时半至晚上8时 半,25架国民党飞机轮番轰炸延安,14日和15日连续轰炸两天,并轰炸了金盆湾、甘泉、安塞、瓦窑堡、清涧等地。
为了更好地组织解放区的部队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于3月16日发布命令,自3月17日起,陕甘宁边区的所有部队归彭德怀、习仲勋指挥。在彭德怀、习仲勋的指挥下,陕甘宁野战军经过七昼夜的节节抗击,歼敌5220人,挫败了胡宗南“三天占领延安”的狂妄计划,完成了掩护中共中央和延安各机关、学校及广大群众安全转移的任务。3月19日,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
党中央撤离延安,交给胡宗南的是一座空城。然而,双方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1947年3月20日,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习仲勋任副政治委员的西北野战兵团正式成立。西北野战兵团由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改编而成,7月3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
在彭德怀、习仲勋指挥下,西北野战军认真贯彻执行毛泽东为陕北战场制定的作战方针,采用“蘑菇战术”对付敌人,利用陕北的有利地形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把胡宗南军队拖在陕北,使其往返奔波,疲于奔命,补给困难,士气低落,然后寻找战机逐步消灭其主力。
在为期一年多保卫陕北解放区的作战中,西北野战军共与敌人进行了16次重要作战,逐步消灭了胡宗南集团的有生力量,经过内线防御、内线反攻再到外线反攻,西北野战军由弱变强,由被动到主动,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其中,1947年3月到5月间组织的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三次歼灭战,堪称经典战例。
胡宗南部侵占延安后,急于寻找西北野战军主力决战。西北野战军以一小部兵力佯装主力边战边退,把敌军主力诱向延安西北的安塞方向,而将主力隐蔽集结在延安东北的青化砭以南设伏。3月25日,胡宗南部担任侧翼掩护的第三十一旅旅部及一个团计2900余人进入伏击圈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西北野战军全歼敌军,俘少将旅长李纪云。
青化砭战斗后,胡宗南发现西北野战军主力在延安东北,遂令其主力由安塞掉头追击。西北野战军以小部兵力牵着敌人主力的鼻子走,使其处处扑空,十分疲惫。4月中旬,胡宗南以8个旅由蟠龙、青化砭向西移动,以驻瓦窑堡的第一三五旅南下配合行动,企图歼灭西北野战军主力于蟠龙、青化砭西北地区。西北野战军以一部兵力向西吸引敌军主力,主力部队4个旅则在瓦窑堡以南设伏。4月14日,南下的国民党军第一三五旅4700余人进至羊马河地区,经过8个小时的激战,第一三五旅全部被歼,少将代旅长麦宗禹被俘。羊马河战斗后,西北野战军为使敌人达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的状态,然后寻机逐个歼灭,决定袭击胡宗南部在陕北的重要补给站蟠龙镇。
西北野战军以第三五九旅诱胡宗南主力沿咸榆公路北上至绥德地区,而主力于5月2日完成了对蟠龙镇的包围,并当即发动攻击。经两天三夜激战,全歼守敌6700余人,俘少将旅长李昆岗,缴获大量粮食和军用物资。5月11日,西北野战军收复金盆湾,歼灭国民党陕西省自卫总队第二纵队的大部,俘中将总队副司令兼第二纵队司令李侠。
这样,在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的45天时间里,西北野战军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消灭国民党胡宗南部1.4万人,从而稳定了西北战局,增强了边区军民的胜利信心。

喜读战斗捷报
来源:《陕西日报》